首页» 理论聚焦» 解读

解读

在学习党史中找准“人民”坐标

   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,我们党的百年历史,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,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、同呼吸、共命运的历史。纵览百年党史,“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”掷地有声。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到以人民为中心,“人民”二字,念兹在兹,唯此为大。

  学党史,更加站稳“群众自古是英雄”的人民立场。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,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,是真正的英雄。在党的历史上,毛泽东同志曾指出,“人民,只有人民,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”,并嘹亮地发出了“人民万岁”的时代最强音。历史雄辩地证明,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、智慧是无穷的、创造是无穷的。时代是出卷人,我们是答卷人,人民是阅卷人。在人民面前,我们要甘当“小学生”、干好“勤务员”,始终保持谦虚谨慎,从说话、办事到搞调研、做决策、谋改革、驭风险、抓落实,都把人民答应不答应、高兴不高兴、拥护不拥护、赞成不赞成,作为置顶的“金标准”,时刻校正从政的“坐标系”,做到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。

  学党史,更加仰赖“唤起工农千百万”的人民伟力。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,从“春天的故事”到“新时代画卷”,我们党之所以历经沧桑而不倒、千锤百炼而更强,就是因为仰赖人民伟力。党的历史上,“十万工农下吉安”何其壮阔、“唤起农工千百万”何其威武、“军民团结如一人”何其磅礴,正是有了“六亿神州尽舜尧”的同仇敌忾、同心合力、同频共振,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在革命、改造、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时期,闯过一个个“娄山关”和“腊子口”。紧紧依靠人民,就没有到不了的彼岸,更没有等不到的明天。时值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,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,鼓励人民多元探索,多访民情、善借民智、依靠民众,常态化地问政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策于民。同时,更要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,带领群众一起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、汗往一处流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谋求最大公约数、绘出最大同心圆。

  学党史,更加谋求“但愿苍生俱饱暖”的人民幸福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,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、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。在党史的星空中,留下“半条棉被”的女红军、“把泪焦桐成雨”的焦裕禄、“苦乐桑梓在高原”的孔繁森、“苦干惊天动地事”的黄旭华……他们义无反馈地把青春乃至生命奉献给了人民的幸福生活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群众利益“置顶”,真正弄清群众的急难愁盼,在群众“最盼”上做研究,在群众“最急”上见真情,在群众“最怨”上改作风。我们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在幼有所育、学有所教、劳有所得、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、住有所居、弱有所扶下大功夫,让全体人民共沐发展的“阳光雨露”。

 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,人民是最大的底气。党史的字里行间,深刻回答着“我是谁、为了谁、依靠谁”的本色三问。只要始终植根于最广大的人民之中,就能永远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前进、前进、前进。


Baidu
sogou
Baidu
sogou